• 2001年戛纳电影节影评人周单元最佳影片奖2001年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、评审团奖神学院学生赛耶德·哈桑即将升职做牧师,偏偏在就职典礼之前他的礼服被一个小男孩偷去了。于是他追踪到一个边远的郊区,那里的居民生活贫苦,从未见过牧师,对此知之甚少。最后,赛耶德学会了重要的一课:在宗教教义与艰难的生活现实生活存在着鸿沟,而这样的差异需要用情感去填补。雷萨-米尔卡瑞米导演在东京国际电影节致词时特别强调,他想告诉大家其实伊斯兰教是很爱好和平的宗教,而且也反对恐怖主义,并不是一种带暴力色彩的宗教。与我们同根同种的亚洲人拍的这片子里,处处使我觉得亲切熟稔。年轻人憨憨而不知所措的表情、学校长者官腔却不乏真情的训导、暗淡而陈旧的店铺、城市角落里最卑微的人群、缓慢的生活,这一切都像是我们自己在成长路上所经历所看见过的。他们多诚实,伊朗的贫困与落后历历地显现出来。可我敢说,这片子能打动的绝不止我一个人,也不止我们这些亚洲人。描绘贫穷而非展示贫穷,坦陈伤口而非哀矜伤口,伊朗的导演实在胜过我们某些所谓著名导演太多。
  • 师承阿巴斯,年仅二十六岁的法巴夫的导演处女作。故事开始于一对夫妇的深夜争吵,留下小男孩阿夏一人在家,清晨时分,却传来父母车祸身亡的噩耗,只好由以手语沟通的伯父母接他回德黑兰。三人一车的静默,大人该不该把死讯「说」给小孩知道?不倚赖语言、无声胜有声的公路电影,场面调度精彩,更有细腻人性的呈现。
  • 就在罗亚被抛弃的伊朗记者准备从伊朗移民到丹麦的两周前,在丈夫的坚持下,她遇到了一个安静的年轻女孩。女孩似乎迷失了,不记得任何事情。罗亚接受谢林,不知道这个女孩已经放弃了她以前的生活,现在取代了罗亚。几天后,罗亚发现她将被禁止离开伊朗,除非她把同事卖给政府当局。在罗亚拒绝背叛她的朋友后不久,这个年轻女孩窃取了罗亚的身份,并在罗亚丈夫巴巴克的帮助下接管了她的生活。当罗亚战斗商店掩盖她的身份时,她惊讶地意识到,没有人记得她了,每个人都把失去的女孩当作她。罗亚被赶出家门,当局决定将罗亚放逐到另一种生活,成为一名名叫哈妮的被动家庭主妇。